中新社青海乌兰12月8日电
作家 王利文 李江宁 赵朗
凌晨四时许,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天外还未亮。在驼铃声中,50岁的莫河驼场挤奶工东说念主艾特热坎·卡布勒别克逐个为其所讲求的45峰母骆驼挤奶。为保证驼奶质料和产量,她的第二次挤奶责任在12小时后进行。
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有草场1692.27万亩,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。“莫河”蒙古语意为“像胳背肘拐弯的所在”,这片地盘因水丰草茂、河流弯曲得名。
“莫河驼场前身是195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组建的西藏运载总队,曾为西藏和平目田、青藏公路和铁路修复、柴达木盆地开发等作出了超卓历史孝顺。”走进莫河骆驼场青藏驼队历史博物馆,馆长张存虎动情地论述驼工们将第一面五星红旗带入拉萨的故事。馆中数百件非凡的历史文件贵府,沉默诉说着驼工过火“哑巴兄弟”骆驼资格的喧阗进程。
本年是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,与之密切关系的莫河驼场资格了风风雨雨之后,如今驼铃声依旧。通过发展盐业开采、农作物栽培、畜禽繁衍、宰杀加工等产业,这个历史悠久的驼场照旧转型为一个当代化企业,建成了青海独一的驼乳居品加工坐褥线,“沙漠之舟”变“产业之舟”。
“莫河驼场面处盐碱地,这里产的驼奶富含铁质、滋味微甜,钙含量比平日牛奶逾越近7倍。”浙商孙硬汉收拢绿色有机农畜居品发展机遇,4年前创立了繁衍专科相助社,运行探索半舍饲繁衍步地,对2700余峰恒久半野生放养的柴达木双峰骆驼进行饲养。
与骆驼“打交说念”并碎裂易,乌兰县鲜有东说念主掌持挤驼奶的技巧。为此,孙硬汉有益遴聘哈萨克族驯化师、挤奶工开展技巧教训调换。艾特热坎于2021年从头疆伊犁来此责任。她先容说念,哈萨克族和会过抚摸和喂食等模样与骆驼配置信任。“如今被驯化的骆驼日渐增多,一峰母骆驼日产2-3公斤奶,每公斤收购价可达40元(东说念主民币,下同)。”
图为12月6日拍摄的半野生放养的柴达木双峰骆驼。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
通过“专科相助社+农户”步地,乌兰县骆驼繁衍规模束缚扩大,当今共饲养柴达木双峰骆驼约4600峰,年供奶达300吨左右。此外,当地束缚引进先进繁衍驯化、驼奶加工技巧和开垦,开展骆驼繁衍驯化专题培训,骆驼驯化效果提高了15倍,能产奶的母骆驼从个位数加多至当今的1200余峰,常温下液态驼奶保质期从不到24小时延伸至180天,产业富民效益获得充分开释。2023年,乌兰县第一产业加多值5.68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
“我计划来岁创立一家驼肉加工场,打造高品性的骆驼肉居品,提高居品附加值。”谈及当年,孙硬汉但愿促进骆驼产业链的发展,让“驼铃声”回响赓续。